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個人發(fā)展、個人崛起的好時代,但是仍然有很多設計師在進入UI設計幾年后會感到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持續(xù)提升。很多人的選擇是去學習新的軟件,或是做不同類型的項目,但是收效甚微。其實這是很多設計師在職業(yè)發(fā)展途中都會遇到的瓶頸。
如何突破瓶頸期,這是很多處于這個階段的小伙伴共同的苦惱。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如何突破設計瓶頸期?
1、量變引發(fā)質變
量變引發(fā)質變,設計師如何質變?
第一次質變:在新人階段,至少要學會3個軟件工具,比如形狀工具,路徑查找器,鋼筆工具,綜合運用這三個工具就可以做出一個具象的圖形,這就是一次量到質的變化。
第二次質變:大量軟件練習以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并使用這種專業(yè)能力創(chuàng)造價值。
第三次質變:除了前兩次質變的積累之外,還需要更多的學習和練習。
2、培養(yǎng)協(xié)作意識
互聯網時代,看重的并不僅僅是你的個人能力,更加看重的是你的合作能力,你的個人價值也只有在協(xié)作之中才能達到最高。所有人都認為互聯網是一個個性主義崛起時代,但它更是一個強調協(xié)調和合作的時代。
3、主人翁心態(tài)
什么叫做主人翁心態(tài)?就是多在公司里面干點除了老板讓你干的、支付給你工資的事情之外的事,當你每次嘗試把自己當成總監(jiān)來要求自己的時候,你就真的成為了總監(jiān)。
很多時候公司的價值和你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設計師想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自身價值,往往是寄托在公司之上的,我們需要有一個特別成熟的產品設計來表達自己的個人價值,設計師一定是伴隨著一個偉大的產品而被其他人津津樂道。
4、多看優(yōu)秀作品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多看優(yōu)秀的作品到底有沒有用?
通常來說,多看好的作品確實可以提高設計水平,但要看你是怎么“看”的。如果你只是走馬觀花,漫無目的,那我建議你還是別浪費時間了。當我們去欣賞那些好的作品的時候,要學會分析思考。臨摹也可以幫助你了解作品的核心,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審美。
5、建分享圈子
線下會有很多有意思的設計作品分享會,平時有空多去聽一下,多跟其他同行業(yè)的設計師們交流一下,慢慢建立起來一個固定的朋友圈之后,當自己有了新的設計理論,輔助插件的時候,也嘗試組辦一個自己的分享會,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6、選擇一個細分方向
設計師的職業(yè)發(fā)展問題已經被公司越來越重視,很多互聯網公司引入了職級評定機制,一方面對于設計師能力類別的要求更加明確了,另一方面也方便各家公司對齊人才梯隊及薪資。其實仔細研究一下各大公司的能力要求,會發(fā)現大家對優(yōu)秀設計師的標準是比較接近的。除了專業(yè)能力過硬外,還需要兼顧軟技能,以及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如同游戲里面的技能樹,設計師在修滿基本能力后(高質高量的完成設計交付),可以選擇更擅長的發(fā)展方向,來打造下一階段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成為全鏈路設計師。
7、學習永無止境
現在在網上聽一節(jié)免費的設計分享似乎并不難,你可以試試寫出以前你聽過的一堂課,老師講的三個重點,如果你寫不出3個重點,要不然是老師不講干貨,要不然就是你根本沒有記住老師都分享了什么。
當然,如果有更專業(yè)更高效的培訓課程,你進步的速度就會大大提升,這些課程的投入也是對你未來人生的投資。
云和數據UI課程涵蓋平面、網頁、手繪、UI、UE、產品交互H5、電商C4D等多種設計,課程內容遵循國內一線互聯網企業(yè)設計崗位定制,傾力打造從“視覺設計師”向專業(yè)的“用戶體驗設計師”進階的職業(yè)發(fā)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