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瞄準大數據產業人才培養,著眼于打通學校到企業“最后一公里”。
為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解決好從學校到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政府依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百萬青年技能培訓行動方案》等政策規定,制定了《大數據人才培養“碼農計劃”實施方案》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在鄭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中指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研究型人才培養,推動頭部企業與駐鄭高校聯合實施“十萬碼農”培養計劃?!?/p>
今年2月,鄭州市人民政府出臺了《大數據人才培養“碼農計劃”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共建一批現代產業學院和高水平實訓基地,為鄭州大數據產業儲備10萬名有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操作經驗的人才。
《實施方案》共分6個部分:
一是指導思想。著眼于打通學校到企業“最后一公里”,深度開發、合理儲備、有效吸引一批大數據人才在鄭創新創業。
二是主要目標。以實施“碼農計劃”為抓手,面向我市大數據產業,從在鄭教育資源中,遴選一批試點院校進行重點突破,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儲備10萬名符合行業需求的應用型大數據人才。
三是基本原則。堅持面向市場、適應需要,校企協作、試點突破和政府統籌、多方落實的原則,高效推進、精準落實大數據人才隊伍建設。
四是培養方式。采用訂單培養、雙元育人、生產經營和人才培訓等4類模式,推動高職院校教育與大數據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五是重點任務。“碼農計劃”涉及5個方面13項重點任務,通過組建專業指導咨詢委員會,建立行業信息服務平臺,打通政府、行業、企業和院校信息渠道,引導院校與大數據企業開展深入對接合作。通過組織試點院校專業教師專項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授課等措施,全面提升試點院校專業教育水平。通過加強實踐性教學、“訂單式”培養、職業技能培訓、以賽促訓等措施,推進工學結合雙元育人,為大數據產業培養和輸送符合行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通過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引導試點院校與大數據頭部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和高水平實訓基地,實現區域教育和產業的聯動創新發展。
六是保障措施。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的“碼農計劃”推進工作領導小組,通過明確職責分工、加大經費保障、提升服務水平,吸引優秀大數據產業人才留鄭發展。
鄭州市政府成立 “碼農計劃”推進小組
鄭州市政府成立 “碼農計劃”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市委組織部 (市人才辦)有關負責同志和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大數據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局、市委編辦等相關單位協同聯動,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協調解決問題,統籌抓好計劃落實。
5月26日下午3點,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市人才辦主任呂挺琳一行9人蒞臨高新區,重點走訪了河南云和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和數據”)、新開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入開展《大數據人才培養“碼農計劃”實施方案》實地調研,加快“碼農計劃”的工作推進。鄭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辦副主任張杰鋒,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紅軍陪同調研。
考察團來到云和數據,云和數據負責人郭凱詳細匯報了推進“碼農計劃”的工作進展。云和數據定位大數據、云計算的技術研發與服務,2013年成立之初因招聘不到合適的人,只有自己培養再上崗,深刻理解用人單位選人、育人之難。負責人郭凱表示:“我們將以“碼農計劃”為契機,加大投入,積極爭創建設國家級產教融合基地、大數據標注鄭州基地、河南省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籌設“鄭州大數據碼農”技能人才培養評價聯盟,發揮企業優勢,培養更多適應產業發展的數字人才,推進“碼農計劃”的落實?!笨疾靾F對云和數據的人才培養實施計劃表示肯定。
展開“碼農計劃”調研工作推進會
5月26日下午5點,實地調研結束后,在高新區管委會會議室召開了大數據人才培養工作推進會,呂挺琳主任聽取了市教育局、人社局、大數據局關于大數據人才培養工作推進情況的匯報,高新區、中原科技城、市財政局做出表態發言,河南今日頭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河南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數字鄭州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云和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進行交流發言。
呂挺琳強調,要加強大數據人才培養工作與鄭州系列人才政策、科創密集區域、大數據產業發展、多元育人模式的深度融合。一是要以“鄭州人才計劃”為依托,進行試點院校教師專項培養,提升師資育才素能,以全新人才培育視角加大對培養主體和用人單位的支持力度,激發社會力量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二是要聚焦優質科創項目,緊盯中原科技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大數據企業密集區域,主動對接人才和產業需求,為全市大數據產業持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三是要用好人才政策,暢通人才就業渠道,實現人才與崗位的精準匹配,為更多優質大數據科技成果在鄭落地轉化提供數字人才支撐。四是要瞄準大數據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方向,解決好從學校到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快構建訂單班、學徒制職業教育方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形成大數據人才“全鏈條”培養。
企業緊跟政府指導 積極推進“碼農計劃”
上周(5月17日),鄭州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德耀,市人社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丁進芳一行來到高新區,就大數據人才培養“十萬碼農計劃”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調研指導。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紅軍,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王軍亮及人力資源局主要負責人陪同。
李德耀一行實地走進河南云和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了解該企業關于虛擬現實、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相關產業人才的技能培訓情況,以及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在云和數據會議室召開工作座談會,對鄭州市及高新區“碼農計劃”實施進行了交流討論,云和數據、新開普相關負責人做了交流發言。
據了解,云和數據作為鄭州軟件人才培養“碼農”計劃、中原科技城數字豫才計劃簽約合作單位,成立于2013年,作為規模更大、更具影響力的緊缺、核心ICT才生態服務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注ICT職業教育、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跨境貿易、網絡安全、 AI、VR 等領域研究與服務。自建2萬余平方線下ICT職業教育場地,先后投資建設鄭州、深圳、西安、加拿大四大分中心,年培養高端ICT技術人才超10000人,累計為企業輸送高端泛ICT技術人才超8萬人,與省內外200多所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工作。在智慧城市定制化開發、東方國信、東軟、亞信等企業ICT技術外包支撐服務等產業化領域有多年經驗。云和數據也是河南省同時擁有華為、騰訊、百度、Amazon、Unity、Oracle、Microsoft 等公司官方教育機構。
關于我們
河南云和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和數據”)成立于2013年9月,作為規模更大、更具影響力的緊缺、核心ICT人才生態服務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注ICT職業教育,云計算、大數據、AI、VR等領域研究與技術服務,下設云和教育、云和技術、云和服務、云和國際四大事業部。
云和數據秉持“技術立企,創新驅動”的理念,擁有網絡空間安全攻防仿真實驗室、云計算聚合研發實訓平臺、大數據應用技術實訓實驗室、虛擬現實教學展示平臺、電子商務教學管理測評實驗室等25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學科實驗室,服務了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200多所全國高校。
云和數據發揮技術與人才優勢,重點支撐河南省企業上云技術服務的同時圍繞軟件測試、大數據采集、大數據清洗、大數據存儲、大數據分析、大數據可視化、大數據運維、Web前端開發、UI/UE等方向,為東方國信、東軟、亞信、航空港智慧城市等企業及應用場景提供駐場技術開發及運維服務。
云和數據作為教育部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單位、河南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河南省企業上云綜合云平臺服務商、世界技能大賽(云計算方向)省、市兩級集訓基地、河南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補貼性職業技能提升項目承接單位、鄭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基地、鄭州市電子信息技術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鄭州中原科技城管委會“大數據碼農計劃”簽約單位、云計算大師工作室(陳濤),是全國同時擁有華為、騰訊、百度、Amazon、Unity、Oracle、Microsoft等公司官方教育、認證授權的公司之一,深度賦能院校人才培養,與省內外140多所高校開展了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基地、專業共建、師資培訓、實習實訓、新型學徒制、協同育人、頂崗實習等多維度、多層次的校企合作。
云和數據ICT職業教育發揮公司產業化優勢與技術積淀,整合國內外優秀師資,累計自主研發140余項教輔、教材,115項實踐教學實訓平臺,采用六位一體項目制教學模式,年培養高端ICT技術人才超10000人,其中線下ICT職業教育5500余人,累計為企業輸送高端泛ICT技術人才超8萬人,60%來自于口碑推薦。更大規模、更多人選擇;更好的ICT學習、更好的就業。云和數據人才培養技術方向涵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JAVA軟件工程、UI用戶體驗設計、Web前端開發、網絡安全八大方向,云和數據以八大精品課程為基礎,八大就業基地為依托,一次就業率99.02%,61.9%就業薪資超1W,以大數據為首的精品專業平均薪資13.25K。
在云和,再出發。
聲明:除云和數據原創文章外,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IT技術的傳播,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真實性負責,僅做交流學習使用,非商業用途。如有文章或圖片的原作者有異議或涉及版權問題,請立即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改正或刪除,確保您的權益,謝謝支持!